先提一下,vmware很好用,虛擬雲真的是威力強大...不過一套要10萬...貴ㄛ!!!
今天練習的機器位址:
ssh xxx@163.xxx.xxx.191 -p 25223
FreeBSD真的是個很龜毛的系統,非常講究嚴謹和整齊,這種東西是我這種懶人最沒辦法的類型..Orz...2005第一次接爛攤子碰的就是FreeBSD,所以可以說還稍微有點記得,不過因為時空背景的因素,所以最後主機還是都被我改成Linux了,今天回過頭來學,也可以說是某種宿命的因緣巧合呀:) 底下就是今天學習內容的大概筆記囉。
----------------------------------------------------------------------------
0-1建管理帳號記得要放在wheel群組才可以變身為root權限的超人!另外FreeBSD預設就是不可以使用root做ssh登入,所以忘記的話就只好乖乖回本機前設定,走來走去腳很痠!
0-2記得要把sudo套件裝一下,不然就會發生不知道root密碼卻是管理者的人員不能使用root權限來做事的問題,這種情況在多人共管的主機很容易發生!因為本人就是不小心反安裝剛好又不知道root密碼的受害者,(呆子才對)這個套件的安裝資訊就放在/usr/ports/security/sudo這個路徑。
1.系統路徑
- /etc所有預設安裝的套件都在這邊
- /etc/rc.conf 包含最基本的網路組態設定,其實功能應該相當於linux系列的rc.local,如果有些開機時要啟動的程式參數也寫進去吧!
- 另外,系統執行檔都在 /etc/rc.d/底下 例如重啟動ssh的用法很簡單,在這個路徑底下下指令 ./sshd restart即可
- 其他凡是自己另外安裝的程式相關執行檔則都放在/usr/local/etc/rc.d
2.需要安裝套件通通/usr/ports底下去找~以前用Linux就很羨慕FreeBSD這個把所有套件資訊都準備的好好的功能,只是知道想裝的程式名稱,到該路徑下指令就好!
- 安裝:找到路徑後進入,指令make install clean即可,有興趣可以看一下Makefile
- 相依性或參數:如果該程式有某些參數或是功能需調整,要改用make config後再次make install就行啦!
- pkg_info可以察看目前已安裝的套件資訊
- 找尋套件,請到/usr/ports/這邊下指令make search key='套件名稱'
- portsnap fetch抓新的ports
- portsnap extract解開列表
3.看這台機器各類程式使用port的指令為sockstat
4.有關kernel的東西都擺在/usr/src底下
- /usr/src/sys底下擺的就是各種開機硬體需要的文件檔
- /usr/src/sys/amd64/conf/GENERIC 64位元的預設設定檔
- /usr/src/sys/amd64/conf/也可以自訂一個核心使用,例如:使用自己編譯的核心,於/usr/src/路徑下指令make kernel KERNCONF=PF (這邊的PF就是自訂核心的設定檔名稱,從GENERIC複製過來再改名為PF)
5.聽說威力強大的FreeBSD防火牆pf很厲害,說是比iptables好用非常多,還說字越少的防火牆軟體越厲害哩
6.剛開始硬碟不夠大以後怎麼辦?聽說安裝zfs可以救你~可以有彈性的再把新硬碟加入掛載好的分割區,神奇又好用!
7.為了系統的長遠著想,請愛用df -h關心磁區的健康與大小,另外,規劃磁碟目錄空間時記得var、usr、tmp這種一般性的目錄可以拆出來額外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