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日 星期二

香港購物節與台灣國際化

香港購物節與台灣國際化,兩個似乎關係不大。

最近因為準備要前往香港旅遊,所以看了很多與香港相關的資訊,其中最令我注目的是香港購物節活動的舉辦。

同樣作為一個東亞運輸的關鍵要地,香港予人的消費印象是接近日本的,而台灣則接近南韓,甚至可以說是更為平民。

沒有貶抑平民文化的拜金意識,但是,從這樣不同的文化印象中,我們學到了什麼?

 

很特別的是,我搜尋到一篇香港中學的歷史教材,其中有一門課的課堂作業是如此的:現在我們要接待一團從國外來的遊客,他們想參觀香港的文化史蹟,請你依照這些遊客不同的需求來為他們規劃行程。他們的需求可能是為了攝影,可能是為了宗教文化、可能是為了民俗活動、可能是為了殖民時代...

我不太清楚,當一個地方文化是以自我整體作為規劃時,他們要怎麼樣喪失自己的文化特色。

我更不清楚,當一個地域文化是以無數個分裂被打散的小團體作為試圖表達多元的方式時,要怎麼樣經營一個整體的面貌。

我們的孩子從未被教導以整個地域文化作為思考;我們的孩子,上了國中還上著你家附近的廟宇之類的鄉土文化教材,要這些連地球上各大洲的位置還搞不大清楚的孩子肩負起國際化的責任,我們這些大人怎能不羞愧呢?

也許有人會說,那是城鄉差異造成教材實施的面向不同。但是,政策的制訂者,你們問問自己,我們制訂的教材,本來就應是為了消彌不平等而制訂的,因此我們是一個整體,是一個有特別屬性的團體,怎麼能輕描淡寫的用一句包容多元文化、保留開放性,這樣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過去呢?

這樣的說法,並不是鼓勵文革式的一言堂,而是希望在兩極的口號下面,真正的找出解決的辦法吧!

 

什麼叫做國際化?地球村這樣一個被提出已經幾十年的概念,在現在的孩子身上,我慢慢的看不見,取而代之的只有自我本位主義。

大家,一起為明天而加油!別忘了地球人口比我們想像數字上能看到的還要多更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苗栗縣研習直播-youtube直播補充使用說明-取得直播連結

Step1 建立直播影片 Step2 設定直播時間排程,設定後點選"建立直播" Step3 於直播設定畫面,點選畫面右上角"分享"圖示,如下圖,將取得之網址連結隨研習公文或研習公告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