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通俗的方式來說,這是一部充滿了愛與勇氣的紀錄片,一位不知名的女孩在逆境順境中成長,盡情的用青春揮灑,流下了汗水與淚水。
對自己生命的追逐與挑戰,一直充斥在整部影片中。
而不同於以往大多數的紀錄片,這部拍攝過程漫長的紀錄片,在導演與燈光師的努力下,全片從頭到晚不採用任何一個聲音,
僅僅用動作與光影的切換來忠實的傳達出女孩所有的情感流露。
影片的開始,就是一個很小的女孩在地上很努力的翻滾。不斷的重複翻滾。
接著畫面拉遠,翻滾的女孩成為一個畫面上的小點,依然不停的翻滾。鏡頭開始慢慢靠近,開始長大的女孩站了起來,倚靠著周遭其他的物件開始穿梭來回打轉。
其他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是這個女孩不斷的在人群或是物件中試圖尋找每一個可以接近的端點。雖然外在的動作停止了翻滾的有形,可是這僅僅是一種從剛開始外在劇烈的動作表現,開始收斂進入內在的翻滾形式。
影片的結尾,是長大後的女孩,靜靜的坐在一張舒適的椅子上,堅定的看著遠遠的、綠油油的山丘。
從不斷的翻滾到動作放慢,僅有一次的歷程,單調機械的定格或是重複翻滾的動作,彷彿就是要告訴觀眾一些事情;
在片中,我們跟隨著女孩的腳步移動著鏡頭,時而昏黃時而明亮的光線,用最基礎的前中後攝影手法,不斷的在女孩的側臉、正面、半身、全身、大景當中交互切換。但是正是用如此簡單的手法,反而創造出一種不可理解的層次之美。
透過與外在物件互動,導演技巧性的讓女孩在每一個事物前面使用著不同的光線,藉此而反映出那看似無表情的女孩真實的想法。
然而看完這部影片,在觀眾心中留下的是一個巨大的問號;開始時,面對著那機械性的動作,我們不禁要問,女孩,我們究竟什麼時候才會停止翻滾?
另外,在影片的最末,畫面又突然的變的如此平靜,那種動態的停止,明亮的光線,是不是意味著那樣子的一切,就讓女孩停止翻滾了呢?
也或許,最後那看似靜態的翻滾,是該回到生命最初的那種翻滾形式的另一種意念的表達符號吧?單純之美。
很不容易回答的課題。
這答案,相信只有導演和女孩知道。
"不同於以往的強烈對比,從「翻滾吧,男孩」,到「翻滾吧,女孩」"
-------------------------------------轉載自水果日報2007.06.01
"翻滾吧,女孩"的導演聽說也姓林!
回覆刪除三條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