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說:學歷史,不細讀一部書,只一條條地揀材料,則從前史家好處壞處都忽略了,都全不知道.
諸位若知做學問與讀書自有一條路,自己做人與論世也自有一番胸襟與眼光,讀史書自也無例外.
看得我心驚肉跳....一位史學作者應有自己的心胸與人格,這是沒得懷疑的,可是用來規範自己,就覺得遠不及.
著史者本身須是活的,寫的事也就活了.因能欣賞,故百代後仍可想見其人.
考史,論史,著史....
停留在考史?論史,自覺學力不及也.著史?鄙薄之徒如我,還差的遠呀...
很喜歡拿自己的現況寫出來,一直想做到"事無不可對人言"的坦蕩 讓人自由批判.活的更不躲藏些
可是很難.還在不斷的學著變色龍偽裝外表.
高談闊論是已經很習慣,但是掂斤論兩,看不到自己的半點真才實學.
不想當個量產型的假知識份子.冒充起來很辛酸.卻苦找不到世界裡自己的位置在哪.
清楚知道方向,出發了卻有點拋錨..
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