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說:讀史都該注重近代史
大師又說:學歷史的定要能寫歷史
那要怎麼去寫呢?
構成問題,思考問題,討論問題,呈現問題,解決問題,衍生問題.
問題,總是會帶來更多問題,只能求暫時的解決.
什麼是我看到的歷史呢?
是一群沒有歷史的人,而歷史的內涵,在認識上,卻寫的是人的活動或是人自身.
我不懂什麼稱做歷史,以此出發:
歷史是種連續性的過程,在這種連續性當中,卻出現了社會的片段性
人類的集成纔是社會集體的,在洪流中,卻被淹沒了許多.造成一片片的破碎.
淹沒就是沒有痕跡留存,一點都沒.記載如此,看似如此.
1.小人物在歷史的定位究竟該在哪?
很難答上來.但假定回答:小人物集成,即為所謂大的歷史事件.如1848革命年.
2.榮格說的集體潛意識,象徵了某種文化的氛圍現象.然而,多少曾經風雲一時的文化,如今已陳舊,僅存洶湧的暗濤.暗濤不斷,何時會再從大海湧現?還是,終會消逝無形?
做為一種曾經的存在,我們要怎麼知道它的真實存在呢?怎麼判別一種"虛擬歷史"?
還在思考,不過可以嘗試假定回答:發生的就是擁有影響的,所以不存在虛擬歷史的問題.
3.歷史的主,客體究竟要是誰呢?
寫歷史的人做為主體,被寫的對象成為客體.因為主體不變,無法變.選擇被寫的對象,才是歷史的重要課題嗎?
假定回答:凡被記錄事件,皆為發生,無論其真實與否,因此,可以選擇"忽略式"的歷史觀.被寫的對象,主觀性的被主觀影響.
學生總算走光,慢慢再說,把問題放著,也是種解決方案,回家..
老師....你實在太讚了X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