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北宋的作品有一個特點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這一點,在觀賞北宋書畫時特別重要,
北宋畫作,大多細致而上墨謹慎,筆觸是觀賞時最重要的聚焦點
那麼,除了筆觸之外,更重要的是,北宋以及歷代中國山水,有一個也很容易發現的特異點:遠近
不同於西洋所謂的透視法,中國的山水通常都是一次把前景.中景.後景同時詳細的呈現在同樣一幅畫作當中.這種特殊的延伸感,是在西方畫作中絕對看不到的;常有人評論東方山水的立體感或空間感不夠,我想,這是觀賞角度的問題,在此不予討論.
另外,汝窯的作品,火候很重要,雖然釉料中有含量相同的礦物質,但是中間如果溫度不均,一樣無法呈現出有如玉器般的天青色色澤,這時,火照就十分重要.使用火照,可以準確的判定燒製的時機.(至今日,全世界目前出土的臨汝窯燒出的瓷器不超過80件...故宮展出20多件,厲害!)
明清開始,釉下彩發展的非常快速,而且大型的器皿也不斷的推陳出新,導致中國瓷器工業的發達,直到今天,中國還是與瓷同名.(Chin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