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一下週六的食物,讓我深深的覺得感動
感動的不只是對食物本身,還帶著些許人為的因素
很少看到別人眼中也閃動著對食物的熱情
那種熱情,對我來說,是一種文化的鄉愁
是的,飲食本身是具有純粹文化意涵的
一道菜,從食材的選取,一直到端上餐桌後的食用方式,
都散發著獨一無二的光芒...
食材的選取,反映出當地的環境,當地的物產,有些菜,
就是非得那種得天獨厚的環境,才能夠湊齊它的食材。就連最普遍的食用肉類
不同的地區,也有著不同的處理方法(看過下水湯和特愛雞胸肉的外國人吧)
連同樣的肉類、同樣的部位,處理的方式也會影響最後出現食物的口感...
烹飪時,光中式的大鍋與西式的平底鍋,就間接反映出了社會文化構成單位的不同
中國,其實是很大雜燴的家族文化.
泛西方呢,個人主義很早就抬頭了..哪來的大鍋炒呢?︿︿
連用火的方式,東西方都有極大的差異...沒辦法,食神說這是講天分的
再來,好不容易食物端上桌了,配什麼樣的餐具呢?
印度阿三們在自己家人面前時,你會看到他們很習慣的就伸出了乾淨的那隻手XD
東方的幾個國家,則拿起了筷子(不要懷疑,很多老一輩的吃飯不拿筷子會覺得奇怪)
連餐盤都有很大的差別...湯湯水水的菜,就是要用比較深的盤子
個人用的排餐,就是得用淺淺的大圓盤..
雕花與充滿鑲嵌圖樣的餐盤,格子花樣的桌布+原木風味的北歐餐桌
這些...都是文化呀!!
用餐間的禮儀...更不用說了,哪一次吃飯出去不用等長輩入座?
當然,沒規矩沒家教的小孩我們就不管他了...-,-
很深的感觸,當然,一頓飯要好吃,除了食物與氣氛,最重要的還是跟誰吃了
哈,生平第一次跟完全氣質型的女生去吃飯,我只能說老天爺太照顧我了..只有幸福~~
我看到了通往飲食大道的光明未來
p.s.魴魚真的很好吃,如果配上廚師的笑容就是滿分^^
生命沒有太多的如果--只有選擇瞬間的十字路口 ...今天不曉明天事,且把今天先寫下,莫待明天追記今天 「如果你迷戀厚實的屋頂,就會失去浩瀚的繁星」--洛夫,詩集待查 「無知是可怕的,唯一的好處是:如果你不懂就不知道有什麼是不能做的!」 我透過這個平台,寫下一些自己的工作經驗與實務的解決辦法. 當然,還有更多的文字篇章不是我創作的,感謝留置這些寶藏的巨人們.
2005年11月13日 星期日
真是好吃~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